深度拆解史铁生《合欢树》,感念母恩
除此之外,他的写作手法也是登峰造极,尤其是象征的手法,在散文中的运用可以说是出神入化。
王又平说:史铁生绝对是新时期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,他不是通过作品传达思想,而是引导读者自己探索生命的意义。
史铁生文字的魅力就体现在他众多的作品中,其中《合欢树》作为他的代表作之一,艺术成就突出,语言平易浅近、朴素自然,实则暗含玄机。
《合欢树》这篇散文不到二千字,形象饱满生动。文章前面部分采用蒙太奇手法,以跳跃性思维和对比的笔墨,重点描写了儿子突然残疾的灾难性事件给母亲带来的打击和巨变,呈现了母亲艰辛的命运,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。通过平淡朴实的语言,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真挚的思念和“子欲养而亲不待”沉重的悲痛之情。
现在让我们深度拆解史铁生的这篇《合欢树》来学习吧。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拆解,分别是叙述与抒情、结构、语言和写作手法。
一、叙述与抒情
初读这篇文章,内心是有许多疑问的。本篇文章明明写的是母亲,却为什么以合欢树为题?而以树为题,文章前半部分却不提树一个字。直到了第七段,才由邻居提到“合欢树”,才开始追溯树的来历和树的成长过程。到最后却都没有看到树。
有些句子不能理解:为什么“悲伤也成享受”。为什么说“但他不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,是怎么种的。”这又有什么寓意呢?
文章开始以跳跃式的时间线写了10岁,20岁,30岁,作者与母亲的生活片段。文章用平淡的语调按时间顺序分别叙述了作者10岁那年作文得奖,而引发的母子之间一场小冲突。20岁时母亲想尽办法给他治病和鼓励,帮助他完成写小说的梦想。30岁以后对母亲那种压抑在心底,让自己又悲痛又愧疚的思念。
在这篇怀念母亲的散文中,只写了一句“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”来描写母亲的外貌,但呈现给我们的人物形象却是非常生动、丰满。史铁生对人物的刻画和摹写准确,却并非面面俱到,而是直击要害,抓住人物的精髓。
本文一开头就写了“我”小时候与母亲的一场小冲突,这里的小冲突表现了母亲年轻时争强好胜、不免孩子气的性格,使母亲的形象一开始就显得率真可爱,这与后文中母亲因操劳过度而早逝的可敬形象构成对比。还展现了母子俩曾经有过一段轻松快乐、无忧无虑的生活;这种快乐的生活气氛和轻松笔调,与后来的生活困境及后文压抑的气氛形成对照。这样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如此开头,非常别致,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艺术吸引力。
可是到了二十岁,我的两条腿残废了。
'为了我的腿,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。医院已经明确表示,我的病情目前没办法治。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,到处找大夫,打听偏方,花很多钱。她倒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,让我吃,让我喝,或者是洗、敷、熏、灸。”
在这平淡无奇的叙述中,却蕴藏着多少母子共历的希望和失望,渴望与绝望。这些各种治疗方式的陈述,就极为准确地描述了母亲用尽所有可能的方法,来挽救儿子双腿残废的命运。从不甘心接受命运的摆布,到接受儿子双腿残废的事实。这里实际上描摹的是母亲的执着和无私的爱。
虽然母亲内心受到重创,对治好儿子的腿终于绝望。但仍然对儿子充满希望。
“她到处去给我借书,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,像过去给我找大夫,打听偏方那样,抱了希望。”
这些陈述笔墨不多,文章的语言平淡、自然、节制,当真是“不能增减一字”。每一个字都在为塑造一个更加立体的人物形象而服务。将一个用尽全身力气来爱我的慈母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。
两个段落分别用这样两种形象充满对比地出现在读者,就更突显出母爱的无私和伟大。
表面上看是平铺直叙,只着重于事情本身。实际上,前几段通篇都融情于事,娓娓道来深切的母爱和对母亲深切的怀念。
文章后半部分,作者把镜头推向了“若隐若显”的合欢树,从另一个角度来表现母爱。母亲对合欢树也倾注了很多心血。她从路边将合欢树捡回家中,开始植入花盆,后来又移栽窗前。合欢树第二年没有发芽、几近夭亡,对此,母亲虽然“叹息了一回”,但“还不舍得扔掉”。正是在母亲的爱护和照料下,小合欢树终于“起死回生”并茁壮成长。可以说,没有母亲的呵护、没有母爱的濡养,就没有合欢树的生机勃勃的今天。然而,当合欢树开花、枝繁叶茂的时候,母亲已去世多年,同样没能看到亲手培育的希望。合欢树仿佛是“我”的患难兄弟,又是母爱的象征和化身。“我”对合欢树那种既渴望相见,又刻意回避的复杂情感,正是“我”对母亲无比怀念之情的深刻表现。
母亲走后,尽管“我”事业有成,蜂拥而至的记者们“好心好意”采访使“我”“心烦”,让“我”宁肯“在街上瞎逛",也不想回家。热情友好的街坊邻居虽然关心“我”的工作和生活,但并不能理解写作在“我"生命中的意义。合欢树给那个小男孩留下美好的童年回忆,但小男孩永远无法理解合欢树的生命和故事。这种个性化的独特思考,有力地表现了作者对母爱内涵的深入挖掘和对伟大母爱的高度赞美。在这些段落里是显而易见的借物——合欢树抒情。
整篇文章里,叙事与抒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。这就是我从中拆解的最主要的一点,这也是整篇文章的基石。
文章语言淡雅、朴素,就仿佛和读者在聊天似的不经意地谈起母亲,说起合欢树一般,内心的深情没有像蓄势待发的洪水喷涌而出。仍是如涓涓细流,闲话家常一一道来,怀念、悲痛之情潜藏于字里行间,思绪所至,笔触所到,深切隽永的真情蕴涵其中,等待有心人去细嚼。
二、结构
在文学作品里,构思愈是大胆,创作愈应无懈可击。如果你要有与众不同的理由,你的理由就应该十倍于人。 ——雨果
史铁生认为散文的结构是更内在的,更自然的。
《合欢树》这篇散文,从结构上分析分成两部分。母亲去世前和母亲去世后,前面以写人为主,后面以写树为主。这篇文章乍一看,是写的很散,但这样的结构却是作者匠心独具的地方。
如苏东坡所说“但常行于所当行,止于所不可不止。”非高手,做不到这一点。
散文,讲究的是形散神聚,看似简单的描述下,其实藏着作者极为精细的构思。
《合欢树》文章前三自然段是写母亲和我之间的一些小事;第4、5自然段是写母亲去世了,我作品获奖,却心无所依。
文章以第六段“我摇车离开那儿,在街上瞎逛,不想回家。”作为过渡段,承上启下,非常自然。前部分是追忆母亲,后部分是思索合欢树。对母亲的回忆为合欢树的意义作好了铺垫,打下了感情基调。两部分衔接流畅,浑然一体。
直到第七段才有邻居口中“终于”又提到母亲,提到树,当时”我心里一阵抖“,然后追溯这棵合欢树的来历。
这棵合欢树,是在母亲从劳动局为我找工作回来的路边挖来的。这时,我的双腿已经残废。母亲在这样的境况下,从路边挖回一株以为是含羞草的合欢树。表现了母亲仍然热爱生活,对生活抱有希望。
在当老邻居们“终于提到母亲“的“终于”饱含了多少时间的等待、头脑的酝酿和行动的努力。
而“我心里一抖”意味着激烈的思想斗争,怕流露出最初面目的情感,因此从此开始情感发展趋于理性。
看到开花的合欢树可能是安慰,也可能是痛苦——瞩物思人,这会把他很多感情带出来,尤其是为母亲的遗憾而倍感遗憾。这就是作者如此害怕见合欢树的原因。
结尾说:“但也不知道是谁种的,是怎么种的。”小孩儿不知道,作者本身却再清楚不过。对他来说,合欢树是自己和母亲最痛苦岁月的见证者,也是他自己和母亲之间遗憾故事的写照。如果说,作者和母亲的遗憾是看不见摸不着的,如同“风从树林里吹过”,那合欢树的出现是把这个遗憾从虚化到物化的转变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合欢树的出场必须在我和母亲的故事之后的。
铺垫越长,让读者对母亲的形象越丰满,母亲去世就让人越惋惜,作者在这里终究没有看到这棵合欢树,给读者留白。从而让人展开想象,诗人的遗憾就更深。
作者始终对合欢树怀着一种复杂的感情,一方面找借口不肯去看,另一方面“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”。也许是他不知如何去面对失去这一份厚重的母亲吧。也许他只想把这一切深深地藏在心底,独自咀嚼,“悲伤也成享受”吧。被赋予了如此多的意蕴之后,“合欢树”也终于成功地浮现出了它作为文章题眼的功能。
文章自始至终都没有正面描写过“合欢树”,只是借回忆之手,托他人之语,——交代“合欢树”的情况,不着一笔,却尽显风采,果然不愧是大师手笔。
文章的核心主题是母爱,前半部分实写,后半部分虚写,虚实相生,文章安排很见功底。
这就是我从文章中拆解的第二点,写作需精心构思,真正做到情景交融,物我合一,才能更具表现力。
三、语言和写作手法
语言的目的是使人一看就明白,一听就记住语言的唯一标准是准确。
——汪曾祺
本篇文章还在许多地方使用了单音节词语,如:“非疯了不可”“躲了出去”“她的心里太苦了”“受不住”“光扯些闲话”“忙扯到别的”使文章语言生动、传神,具有日常口语平易浅近的自然、朴素、淡雅的韵味。尤其是“我心里一抖”的动词用的非常精彩。把作者极为复杂的内心情感表现得细腻而传神,朴实的文风中蕴藏着深厚的感情。
“一个写散文的人得训练自己的语感,要辨别的出,什么语言是无味的。”
同样的话,这样说,那样说,多几个字,味道便不同。《合欢树》的语言充分了体现史铁生文章的语感,语言平实拙朴、又回味无穷。
文采是一支魔杖,它可以点石成金。
——史密斯
文章行文简洁,表现力强。文章前面部分采用了类似电影蒙太奇手法,对“我”10岁时、20岁时、30 岁时自己和母亲的生活状况进行概括性描述,突出重点,略去枝节,选择富于感染力的精彩画面,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,同时,也给读者带来强烈震撼。文章写合欢树的部分行文也很简洁。通过“那年”“第二年”“第三年”“又过了一年”“再过一年”几个镜头迅速勾勒出合欢树成长“历程”,突出展示了合欢树“变化”之大。
对比手法是本文的重要特色。本文是通过儿子与母亲的对比来表现母爱的。“我”双腿残废之后心情沮丧,对母亲四处奔波的辛苦不仅不予理解,反而认为这是浪费时间的徒劳之举。对此,母亲依然坚持奔波,直到那次危险事件发生之后,母亲才对药物治疗“终于绝望”。当发生危险之后,“我倒没太害怕,心想死了也好,死了倒痛快”;母亲却“惊惶了几个月”, 差点儿发疯。文章通过这些对比,有力地表现了母爱的博大、深厚与无私。
在整篇文章中有许多心理活动的描写。当大院子的邻居们提到“小院子”的时候,作者以手摇车进去不方便为托词来掩饰;但当邻居们提到合欢树的时候,作者却“心里一阵抖”,这种独特而剧烈的心理活动,深刻表现了“合欢树”在作者心中非同寻常的意义。
合欢树在作者心目中占有特殊位置,它是有象征意义的。因为合欢树曾经寄托着母亲的希望。文章写道,第二年没有发芽的合欢树第三年竞然长出茂盛的枝叶,为此,“母亲高兴了很多天,以为那是个好兆头”,并因而更加精心地照顾它,“不敢太大意”。合欢树的“死而复生”使母亲似乎看到了希望。从这一点上看,合欢树象征着作者本人。
合欢树是作者心中最大的遗憾。但从其内心深处而言,作者面临的主要问题是“不愿”去,而不是“不能”去。作者宁愿让这份遗憾成为永恒,也不愿意让别人背着自己再次踏进那熟悉的小院,看看那棵合欢树,作者显然是在刻意回避某些东西,或者说,在着意保留某种想象中的完美和幸福。这与此前的“推说"、托词完全是同样道理。这种“优柔寡断”、欲行又止、“瞻前顾后”的矛盾心态,正好说明作者对那个小院子、合欢树都是非常在乎的。
再看文章结尾处的心理描写,“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,会想起童年的事,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,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,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。但他不会知道是谁种的,是怎么种的。”这种细腻而深刻的心理描写,表现了作者对合欢树的特殊情感,合欢树是母爱的化身,这是别人永远无法知道和理解的。
这些心理描写,细腻准确,生动传神,又合情合理,使文章读来极具表现力,且回味无穷。
合欢树是母亲亲手栽下的,是母亲亲自料理过的,它的身上有着母亲的影子,凝聚着深沉的母爱。母亲虽已逝去,而合欢树仍在健康生长,“年年都开花,长得跟房子一样高了”,合欢树也象征着母爱长青,母爱永恒。
这些写作手法是融合在一起呈现给读者的,所以我们阅读时需要仔细分辨和学习。这就是我从《合欢树》拆解出的第三点。言而无文,行之不远。这正是我们需要仔细揣摩和锤练的地方。
结语
我们从史铁生的文字里看得到一个人内心无一日止息的起伏时,也在这个人内心的起伏中解读了宁静。 ――蒋子丹
史铁生是一位优秀的作家,他的散文虽然寥寥数语,但是语言准确、拙朴,将生活中的平凡小事进行细致的描摹,并在平淡拙朴的艺术语言将事物赋予了灵魂和深度,引人思考、发人深思。
这就是史铁生的散文看似短小平凡,却是很多巨著无法超越的。他创作贴近现实的语言及毫无斧凿痕迹的巧妙构思,是他人无法比拟的,因此也是后人努力追求的。
合欢:雨晴夜合玲珑日,万枝香袅红丝拂
文 / 刘瑞琪
小城那条斑驳的老街两旁,植有一株株高大的合欢树,夏天来的时候,不经意间,枝叶丛中开满了簇簇花儿,像一柄柄小扇儿,又像是谁用彩线绣出的红绒花,红艳艳的光影远远就能望得见,那风姿绰约迷人,散发出缕缕清芬。
耳畔,有人哼唱出那首两部热映电影(《小花》《芳华》)的主题曲:“世上有朵美丽的花,那是青春吐芳华,铮铮硬骨绽花开,沥沥鲜血染红它。绒花、绒花啊,一路芬芳满山崖......”
合欢,别名绒花、马缨花、夜合欢、蓉花树、野广木,属含羞草科合欢属落叶乔木。它高大茂盛,有的株高可达一二十米,枝叶细长,表层有细绒毛或短柔毛,羽状的叶子很特别,夜晚闭合,白天舒展,故又称“夜合树”。
每年六月开花,头状花序,花丝细长,底部有小巧的花柄,团团簇簇,摇曳多姿,宛若一只只精巧别致的花绒扇。常见的合欢花色为粉红色,也有白、黄、蓝、紫、紫褐等多种色彩,花团锦簇,煞是好看。
合欢树性喜光喜温,耐寒耐旱,耐土壤瘠薄及轻度盐碱,对二氧化硫、氯化氢等有害气体有较强的抗性。因树形优美,叶形雅致,盛夏时又绒花满树,有色有香,可形成轻柔舒畅的气氛,是行道树、环境绿化和庭园点缀的观赏佳树。
合欢皮和花都是常用中药材,其皮味甘性平,归心、肝、肺经,无毒。而花味苦,具有花理气解郁的作用。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合欢化学成分有合欢甙、鞣质等,常用于郁结胸闷、失眠、健忘,其能安五脏、和心志、悦颜色,有较好的强身、镇静、安神、美容作用,也是治疗神经衰弱的佳品。
有关合欢解郁安神的功效,古籍里多有记述。汉代的《神农本草经》记载:“合欢,安五脏,和心志,令人欢乐无忧。”三国时期(魏)嵇康《养生论》有云:“合欢蠲忿,萱草忘忧,愚智所共知也。”蠲(juān),除去之意。
古诗词里常把合欢和萱草一起并用,用来作为排忧解愁的寄情花木。魏晋时期名士嵇含的《伉俪诗》有句:
临轩树萱草,中庭植合欢。
南北朝梁简文帝作有《听夜妓》,诗云:
合欢蠲忿叶,萱草忘忧条。
何如明月夜,流风拂舞腰。
朱唇随吹尽,玉钏逐弦摇。
留宾惜残弄,负态动馀娇。
唐代诗人陆龟蒙的《庭前》:
合欢能解恚,萱草信忘忧。
尽向庭前种,萋萋特地愁。
古人喜欢在庭前院后栽植合欢、萱草,以花木为邻,解忧怡情,其乐融融。
古代文人雅士把合欢看做美树,其婆娑风姿,缭绕清香,令人爱怜有加。唐代诗人李颀写有一首《题合欢》:
开花复卷叶,艳眼又惊心。
蝶绕西枝露,风披东干阴。
黄衫漂细蕊,时拂女郎砧。
诗人生动地描绘出合欢的形色、风姿,微风轻拂,黄色的花蕊宛如蝴蝶翩飞,落在了浣衣姑娘捣衣石上。
宋人韩琦的《中书东厅夜合》诗云:
合昏枝老拂檐牙,红白开成蘸晕花。
最是清香合蠲忿,累旬送风入窗纱。
这里描述的应是红合欢、白合欢两种,花朵的醉色和清香让人难忘。
明代名相李东阳也喜爱合欢:
夜合枝头别有春,坐含风露入清晨,
任他明月能相照,敛尽芳心不向人。
——《夜合欢》
他是借物喻己,以合欢的高洁孤傲,不与世俗妥协,来表明心迹。
诗人们对于合欢,更多的是寄托相思,表达爱情。 唐人温庭筠是写情高手,是为“花间派”首要词人。他的笔下,合欢既有“雨晴夜合玲珑日,万枝香袅红丝拂”(《菩萨蛮》)的婀娜风姿,又有“合欢桃核终堪恨,里许元来别有人”的坚贞执着,最终是“玲珑骰子安红豆,入骨相思知不知”的刻骨相思。
李商隐更是写爱情诗的大家,这首《相思树上》在他众多爱情诗、无题诗中算不上著名,“相思树上合欢枝,紫凤青鸾共羽仪。肠断秦台吹管客,日西春尽到来迟。”可他借合欢表达对爱情幻灭后,那种难以自拔的悲哀之情,其他诗中却是少有的。
也有以合欢表达男女间互相倾慕,两情相悦的。 “领上葡萄绣,腰中合欢绮。佳人殊未来,薄暮空徙倚。”(南北朝.沈约《洛阳道》)这是风流倜傥的公子穿着鲜艳的锦衣绣服,殷殷期待相约的情人;“绣带合欢结,锦衣连理文,怀情入夜月,含笑出朝云。”(南北朝.萧衍《子夜四时歌.秋歌》)这是曼妙多情的女子前去与情郎幽会的情景,身穿合欢结盘绕的情侣装呢;“五张机,芳心密与巧心期,合欢树上枝连理。双头花下,两同心处,一对化生儿。”(宋.无名氏《九张机》)这是对爱情忠贞不渝的织锦少女,渴望与爱人心心相印,缠绵悱恻,像梁山伯与祝英台一样,幻化为翩翩起舞的双蝶。
说到对合欢最为钟情者,莫过于“清词三大家”之一的纳兰性德。在他短短的30年人生中,纳兰爱写诗,更专情,其府邸亲植两株合欢树,纳兰之弟曾赋诗云:“门前渌水亭,亭外泊小船。平池碧藻合,高树红缨悬。”
每至合欢花开之际,纳兰常邀约文朋诗友聚会,吟诗唱和,他曾作有《生查子》一诗,诗云:
惆怅彩云飞,碧落知何许?
不见合欢花,空倚相思树。
总是别时情,那得分明语。
判得最长宵,数尽厌厌雨。
这首诗是写在其妻卢氏离世之后,看见庭院中的合欢花盛开了,像彩霞一样悄然飘落,花飞人亡两茫茫,独倚老树泪两行,那种巨大的虚空和失落,令人无语凝噎。
纳兰钟情于诗意的合欢,也终在合欢树下归去。康熙二十四年(1685年)5月23日,纳兰性德邀请几位好友在渌水亭相聚。时值庭中的两棵合欢树繁花似锦,众人在觥筹交错之余,以夜合花为题,各赋诗一首。
阶前双夜合,枝叶敷华荣。
疏密共晴雨,卷舒因晦明。
影随筠箔乱,香杂水沉生。
对此能消忿,旋移近小楹。
——《夜合花》
写毕此诗,纳兰性德旧疾复发,迁延七日,竟溘然长逝,这首诗竟成了一代词人纳兰性德的绝笔。纳兰的好友、清初诗人吴雯含泪写下挽诗云:“片语端能订久要,合欢花下和吹萧。”
而在民间,合欢是吉祥之花,是和合之花。 乡间旧俗,宅第园池旁常栽种合欢树。夫妻偶有口角之争,家人便将合欢花赠与他们,或将合欢花偷偷置于二人枕下,祈愿他们和睦如初,生活美满。夫妻言归于好后,于合欢树下共饮合欢花茶,以示夫妻好合。
朋友间发生误会,也可互赠合欢花,寓意冰释前嫌,握手言和。故清人李渔在《闲情偶寄.种植部》中,关于“合欢”云:“‘合欢蠲忿’,‘萱草忘忧’,皆益人情性之物,无地不宜种之。然睹萱草而忘忧,吾闻其语矣,未见其人也。对合欢而蠲忿,则不必讯之他人,凡见此花者,无不解愠成欢,破涕为笑。是萱草可以不树,而合欢则不可不栽......”
作者:刘琪瑞,男,山东郯城人,一位资深文学爱好者,出版散文集《那年的歌声》《乡愁是弯蓝月亮》和小小说集《河东河西》。
相关问答
合欢树 有什么 象征意义 _作业帮[最佳回答]因为合欢树曾经寄托着母亲的希望.文章写道,第二年没有发芽的合欢树第三年竟然长出茂盛的枝叶,为此,“母亲高兴了很多天,以为那是个好兆头”,并因而...
史铁生的《 合欢树 》 象征 着什么? - 懂得象征着母亲、象征着儿子、象征着母子情。在这棵合欢树的身上,寄托着母亲对于生命的期待,对于希望的憧憬,对于未来生活的向往。它不再仅仅是一棵树,...
史铁生的《 合欢树 》 象征 着什么? - G1rQ0lmBLv 的回答 - 懂得象征着母亲、象征着儿子、象征着母子情。在这棵合欢树的身上,寄托着母亲对于生命的期待,对于希望的憧憬,对于未来生活的向往。它不再仅仅是一棵树,...
合欢树 阅读答案一、文中多次提到 合欢树 ,找出相关内容,品读并...[最佳回答]1文中四次提到合欢树,既是作者自己的象征,又象征母亲,后面成为亲情的象征,等等.看课文5至12自然段慢慢找,细细体会.2二十岁时由于灾难,使自己失去...
白杨树 合欢树 寓意着什么意思?寓意阖家欢乐,幸福圆满。合欢树,可能大多都是象征着爱情,毕竟“合欢”两个字,很多人都会认为是夫妻合好欢乐的意思,但真正了解到合欢树的象征意义之后,就发...
概括《 合欢树 》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?文章采用托物言情的写法。篇名虽是《合欢树》,但文章一上来,笔触并不落到合欢树上,直至母亲去世后,偶尔回到旧址,才由邻人嘴里提及“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”...
台欢树 象征 什么?合欢树的三重象征意义有,合欢花象征着母爱,是母亲对子女无私的爱。合欢树是象征着死而复生,母亲栽种,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。合欢树还象征着百年好合,是...
有关《 合欢树 》的几个问题1.文章题为 合欢树 ,为什么前面花了...[最佳回答]二、母亲在作者失去腿时种的、表现母亲虽然知道厄运降临、但从不放弃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、三、合欢树寄托母亲对生活的希望、对儿子执著的爱、成了...
作者不用《我的母亲》为题,而用《 合欢树 》为题有什么含义?答:1.合欢树是母爱的象征和化身2.合欢树里还有着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和愧疚之情。3.合欢树是作者个人命运的写照。答:1.合欢树是母爱的象征和化身2.合欢树...
史铁生, 合欢树 ,大意?文章采用托物言情的写法。篇名虽是《合欢树》,但文章一上来,笔触并不落到合欢树上,直至母亲去世后,偶尔回到旧址,才由邻人嘴里提及“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