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9包月的白菜价鲜花,你买过吗?
图源CFP
无论线上还是线下,对于广大消费者,如果真能买到价格合理又有品质保障的鲜花,自然不会拒绝这份美丽。
记者 | 盛倩玉 编辑 | 沈小山
看着各色博主在装修精美的家中贩售生活方式,晒猫、晒狗、晒美食,身旁自然要安置几束娇艳的鲜花,要么就是表达品味的绿植。
发财树元宝树就算了,那都是爷爷奶奶养的,仙女必须搭配琴叶榕龟背竹才够ins。阳台种上柠檬树,午后摘下一颗亲手做成酸酸凉凉的柠檬汁。家里的各个角落,配上玫瑰、洋牡丹、虞美人、洋甘菊……才有生活美学家的姿态。
电影《赎罪》
各种×&%¥#@主义还在时刻告诉我们:
买一束花回家,走在路上觉得微风和煦,万物可爱。
身为女性,不要再等待男性给你送花了。(你可以自己买
无论是什么性格的女孩,在见到鲜花的那一刻都会变得温柔起来……
渴望这份美丽的我,时常忍不住点开橙色小软件,或者是找起各种线上购花平台。
曾几何时,谁还没给过生日的妈妈、过教师节的班主任送过鲜花呢?年幼无知的我们,走进任意一家平平无奇的花店,再一脸懵逼地走出来。5元一支的玫瑰,10元起步的香水百合,10分钟就能让人明白“消费”的真正含义。
现如今,网上买花逐渐普及,打开手机就能买到各种“昆明直发直供”“速递包邮”。5.5元的随机花,9.9元的拼团花,25元的主题花,还有各种99元包月,399元包年……
玫瑰买15送5,17.9元还包邮
刚好能够消费得起的价格,配合商家营造出的各种浪漫生活场景,完全符合都市青年女性对岁月静好的模糊幻想。鲜花电商“花点时间”CEO朱月怡就曾在采访中分析其平台典型用户:25-35岁的女性,有一份不错的工作,在意生活质量。
原价99元,券后81元就能买5束的包月花,折合一束鲜花价格仅16.2元
可线上买花,特别是各种包年包月,虽然价格便宜、气氛在线,但由于无法亲自挑选,过于随机的搭配加上运输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,每次拆花都会产生一种“拆盲盒”的心情。
此前就有消费者投诉,自己从网上购买99元包月鲜花,第二周配送的主花是一颗白菜(令人头秃……
更迷惑的经历则来自这位网友,线上购买的鲜花变成加“强”版。
还有鲜花爱好者亲身实践:5块钱、10块钱、20块钱分别能买到什么花?其中白玫、白康、白桔梗,5块钱包邮最常出现的三大白,价格便宜,组合在一起,巧妙的成为“上坟三宝”。
即便是多花点钱,专门购买指定品种的鲜花,也不意味着就可以放心收货了,因为还有可能遭遇“货不对版”的尴尬。
淘宝用户留言询问:给女朋友买的玫瑰,他们给送的菊花,这应该怎么整?
2020年初,上海市消保委选取了微信、天猫、淘宝、京东4家平台上的11家有代表性的店铺,通过模拟订购包月鲜花套餐的方式进行暗访。结果发现,网上包月鲜花商家在经营规范性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:
首先是“虚假承诺”,网页宣传与实际情况不符。其次是“套路”消费者,一些包月送四次花,第一次品质较好,第二、三次花的质量明显下降,第四次品质又明显回升,吸引顾客续订。另外,售后服务响应度低,下单前客服秒回,而在收到花要和店家“理论”的时候,客服就采用“拖延战术”,十分钟回句话,让消费者失去耐心,“知难而退”。
线上购花平台频频“翻车”,你还买么?
除了小店铺质量参差不齐,不少知名鲜花电商品牌也常常难逃“翻车陷阱”。今年5月,罗永浩在直播时销售了“花点时间”玫瑰,随后有不少消费者在微博上圈出罗永浩,表示收到的鲜花出现干枯、发黑、卷边等质量问题。
对此,罗永浩当天回应,称团队已要求“花点时间”将购买该产品的全部款项退还给消费者,同时按原价额外赔偿一份现金给所有下单的直播间用户。“花点时间”随后也通过官方微博发布道歉信,承诺对所有下单用户进行同等现金或等值鲜花赔偿。
但“假一赔三”的“好事”并非常有,如今“花点时间”官方微博不少内容开启了评论精选功能,而能看见的寥寥几条留言,也夹杂着消费者的投诉,表达了“售后无人理”等问题。
鲜花电商被投诉质量问题并不是第一次,无论是“花点时间”还是其他鲜花电商品牌,在此之前多次被曝出质量问题等负面新闻。早在2017年,另一家鲜花电商品牌“花加”就曾因安全问题陷入风波。
2017年8月,花加质检团队在核实鲜花处理工序确认单时发现,一生产小组未按规定对200束含马利筋的花束进行完整预处理。马利筋在原生状态时,不当接触可能会引起过敏等症状,最终花加不得不召回含马利筋的4000份订单。
现如今,关于线上购花平台的投诉仍然频频出现。黑猫投诉平台中,消费者反映的问题包括预定的花不能及时送达、客服回复慢且态度不佳、收到的花存在质量问题等等。
除了“质量”“服务”,更令消费者头大的操作则要属鲜花电商“跑路”。就在2019年,一家名为“门客生活”的知名鲜花电商平台多次出现大规模违约、配送中断,此后门店关闭、微信和官网停摆。
而“门客生活”隶属的门客(杭州)网络科技有限公司,旗下10家公司竟开出了“四叶鲜花”“四季格格”“与花生活”“窝的鲜花”在内的数个“马甲”,此后也陆续停摆,不少预付了一年至三年花款的消费者退款无门。
线上买花的人多了,但生意并不好做
传统鲜花交易集中在线下,鲜花从花农手中,一般要经过交易市场、一级、二级批发商等环节,才能发往全国各中小城市,并最终送至消费者手中。
艾瑞咨询发布的报告显示,流通环节过多,则造成交易时间长、鲜花耗损严重,且中间每层批发商至少加价15%-20%,末端的花店零售环节在维持店铺运营盈亏平衡情况下至少加价60%,这些成本最终都要由消费者承担。
而线上购花的出现,缩短了中间流通环节,让利上下游,花卉电商市场规模不断扩大。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数据显示,2013年,中国鲜花电商行业市场规模仅12.1亿元,但截止至2017年,中国鲜花电商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至突破百亿元,达到124.1亿元。
与此同时,“互联网+鲜花”“培养国人鲜花消费习惯”的故事同样受到资本青睐。2013年开始,爱尚鲜花、花点时间、花加等主流鲜花电商平台均获得了多笔融资。
但看似热闹的鲜花电商,却并不如想象中简单,由于鲜花保鲜期短、损耗率高,供应链及配送环节尤为关键,也导致部分品牌频频因质量问题“翻车”。不少线上鲜花平台在营销推广、冷链冷库、生产线上投入诸多,又不断推出低价产品争夺用户,模式重、成本高、利润低,发展尤为艰难。
2015年,鲜花电商投资达到顶峰,共获得投资9.58亿元,投资数量22起。但到了2019年,鲜花电商投资数量仅2起,投资金额0.38亿元,呈现“降温”之势。
当然,无论线上还是线下,对于广大消费者,如果真能买到价格合理又有品质保障的鲜花,自然不会拒绝这份美丽。
多看多选多比较,再将每次购花的经历变成经验,鲜花带来的快乐还是要比烦恼多得多。
参考资料:
罗永浩带货“花点时间”翻车,鲜花电商背后的坑有多大?连线Insight
2020年鲜花电商市场规模与发展趋势分析.前瞻产业研究院
起底门客生活:旗下10个公司5个是卖花的“马甲”!疑似撤退前“割韭菜”. 都市快报
买花居然收到一颗白菜?网上买鲜花,你要注意这些坑.金羊网
起底门客生活:旗下10个公司5个是卖花的“马甲”!疑似撤退前“割韭菜”
包月鲜花套餐一周不如一周?沪消保委暗访微信天猫淘宝京东店铺. 新民晚报
什么值得买:我在网上买鲜花踩过的那些坑.知乎. 洛神的回答
来源 | 南都周刊 |
END
昔日“鲜花第一股”的爱尚鲜花,该何去何从?
古人云:成也萧何,败也萧何
爱尚大事件表
l 2008年5月8日 台州市爱尚礼品有限公司成立
l 2013年3月12日 更名为上海麦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
l 2015年9月9日 更名为上海爱尚花卉股份有限公司
l 2015年11月4日 更名为上海爱尚鲜花股份有限公司
l 2015年底 推出“众花”批发业务
l 2016年3月 正式涉足B2C订阅鲜花业务
l 2016年4月27日 公司正式挂牌,并被称为“中国鲜花第一股”
l 2016年5月23日 停止“众花”批发业务
l 2016年6月 爱尚进军上游供应链
l 2016年7月 爱尚鲜花订阅鲜花业务每周出票量达到了15万票
l 2016年11月 爱尚陷入“裁员风波”
l 2017年4月 爱尚宣布进军种植业
l 2017年....
2018年7月12日,上海爱尚鲜花股份有限公司悄然发出一则公告:本公司董事会、监事会于2017年7月12日分别收到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邹小锋先生、公司监事杨晓清女士的书面辞职报告。邹小锋不再担任公司总经理职务。
辞职后的邹小锋但仍担任公司董事长职务,主要负责投融资和战略规划。
邹小锋辞任总经理一职似乎并没有引起很大的波澜,这可能和爱尚鲜花已经在生活鲜花的鏖战中败于下风有关。
从2016的红极一时到2018年的彻底没落,3年时间的爱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?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爱尚鲜花的前世今生——
名字的由来
爱尚鲜花是鲜花电商行业国内第一家公众公司。公司于2016年4月27日正式挂牌,并于7月15日举办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举办的挂牌敲钟仪式。成功在新三板挂牌后,爱尚鲜花也被称为“中国鲜花第一股”。
早在2012年时候,爱尚鲜花还叫台州市爱尚礼品有限公司。2013 年 3 月 12 日,麦恋有限股东会决议同意经营地址变更为上海市浦东新区上丰路 977 号 1 幢 B 座 330 室,同时名称变更为上海麦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。2015年9月9日,名称变更为上海爱尚花卉股份有限公司。 2015年11月4日,名称由“上海爱尚花卉股份有限公司”变更为“上海爱尚鲜花股份有限公司”。
很多人知道爱尚鲜花,是源于2016年3月份。彼时爱尚鲜花正式涉足生活鲜花领域,并在当年的夏天打了一个轰动行业的“补贴战”,一战成名。
低调的起家
根据公开报道,爱尚鲜花主要由三个业务板块:O2O转单,B2C和B2B 。通俗来说分别对应的是淘宝天猫转单业务,生活(订阅)鲜花业务和批发业务。
O2O转单是爱尚鲜花早期资源积累的重要来源,据调研,在最红火的2015年,整个鲜花线上转单市场的体量高达20亿元,而爱尚鲜花占据了20%的市场份额,营收达到了4亿元,是行业内的老大。爱尚鲜花通过整合线上线下资源,线上接单导流到线下转单,突破了地域的限制,聚合了一大批在市场上不太主流的三四线花店,并让标准化生产的概念开始融入到花店的经营理念中。如今,虽然爱尚早已让出头把交椅,但O2O转单业务仍然是如火如荼。
B2B批发业务实际上是爱尚在2015年底推出来的“众花APP”项目。初次涉足批发领域的爱尚虽然投入重金,对该项目寄予厚望,但实际上由于各种问题,众花于2016年5月23日,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停止了运营。而期间高达600-700万元的补贴也打了水漂。
B2C业务则是爱尚鲜花最为熟知的业务。“让喜欢成为习惯!”的口号也印在了大街小巷运送订阅鲜花的盒子里。
而正是生活鲜花业务,正是爱尚由守转攻,又由盛转衰的关键业务。
输血“50人团”,进入订阅鲜花战场
根据《鏖战三年,订阅是鲜花电商何去何从》报道:
“时间回溯到2014年年末某一天,一位电子商务“连续创业者”拉着兄弟们在上海的某家小餐厅吃饭时,交流着创业的想法,无意中看着餐桌上摆着一束鲜花,于是抄起手机上网搜索鲜花价格。
初略算了算大概鲜花成本及运费,然后拍着桌子说:咱们网上创业卖鲜花吧!算算成本差不多,99元一个月四次送花的电商项目,就叫“每周一花”------从那时起“99元包月4束花”似乎就成为了进入鲜花B2C电商行列的必备产品线,也成为启蒙消费者尝鲜的“敲门砖”,而上文中的“连续创业者”则仍依靠这样的“每周一花”产品线,在这场“鲜花鏖战”中领跑。”
以上图文援引 靖璇,沪花拾者,2018
99元的包月鲜花,是鲜花电商们打开市场的敲门砖。当时花加flowerplus经过一年的努力,抢下了市场的第一把交椅,高圆圆还没有投资花点时间,听花、花里家这些还没有成立。看到了这一趋势的爱尚,迅速进入了战场。
“其实邹小锋是被迫加入战局的”,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爱尚内部人士透露。据称,当时虽然爱尚计划进军生活鲜花,但因各方投资人给予了很多压力,使得爱尚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便贸然开始,而且直接走的是“烧钱模式”。
2016年6月到8月,短短三个月时间,爱尚鲜花的订阅鲜花客户数量从每周几百票迅速攀升至每周15万票的的峰值,多达上百名工人在上海普陀区的加工厂通宵进行加工生产。当时整个上海市场的生活鲜花体量仅20万票/周,爱尚占据了将近50%的市场份额。而成功的法宝,就是当时轰动业内的“50人团”。
50人团,还有30人团,10人团等,本质上属于团购模式,也就是刚刚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拼多多采用的模式。通过拼团降价/团长免单等方式,吸引了大批微信用户在朋友圈里主动分享,从而以极低的获客成本获得巨大的业务增长。虽然团购并不是爱尚发明的,但爱尚无疑是典型的“成功案例”。而成功的背后是有代价的。仅在3个月时间,平均每月因为补贴B2C业务就超过了800万元,总共补贴力度则超过了2400万元。
买入了增长高速公路的爱尚没有停下前进的步伐,继续招兵买马,并开始投入重金,将战场前移到前端供应链,兴建中央鲜花工厂,自建采购团队,开始在产地进行布局。
而大步扩张,也为未来的危机埋下了伏笔。
危机四伏
“轰!”随着城管人员挖掘机的前进,一座座厂房轰然倒地。而这些厂房里面,其中有一个就是爱尚鲜花在昆明的鲜花工厂。
由于涉嫌违章建筑等原因,爱尚鲜花筹备半年之久的鲜花工厂,实际运行不到3个月就被城管拆迁。
而同一时期则爆发了员工的离职潮。根据公开报道:2016年底,爱尚在职员工有158人,而到2017年则只剩下114人,减员多达28%。而根据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前爱尚员工透露,其实早在2016年年底,爱尚鲜花就已经有多名高管离职。
而简衣缩食的原因和爱尚“从 2016 年 9 月之后,公司再次重申以追求利润为最高经营目标”的策略无不相关。在投资人“2017年第一季度必须盈利的死目标”的要求下,爱尚选择了断臂求生。
停止补贴后订单量急剧下降的爱尚在情急之下,又出了一个新招:投资兴建云南万亩荷兰花卉产业园(2.5 万亩)。根据公开报道,该产业园的主体是红河爱尚科技有限公司,注册资本金为1000万元。而上海爱尚鲜花股份有限公司出资350万元,占股35%。
虽然根据公开信息披露,红河爱尚在2017年8月25日已经建成1800亩,并且鲜花开始陆续上市,但实际上因为资金困难,爱尚并没有实缴350万元,而是以品牌合作的方式参与运营,而红河爱尚由于经营不善,而目前困难重重。
农业,岂是习惯轻资产运营的电商能够说做就做的。
从财报中一窥究竟
从2016/2017年年报中我们可以瞧出不少端倪:
1. 2017年净利润亏损的大幅收窄和生活鲜花业务的战略性收缩有关。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的大幅降低,虽然短期使得营收降低,但毛利率也大幅提升。2016年销售费用也就是“烧钱”占据了公司高达95.15%的营收比重,而2017年基本上是停止了烧钱,而管理费用的降低,也就是裁员,也降低了很多开支,截止2017年底,爱尚鲜花的员工人数从2017年年中的114人下降到56人,可谓拦腰斩断。
2. 从存货周转率和流动比率来看,公司财务情况在持续恶化,账面资金始终为负,而资产负债率已经达到了惊人的99.46%,即将资不抵债。
3. 虽然2017年净利润亏损已经收窄至-368万元,但扣非后净利润亏损还是高达-661万元。值得注意的是,根据亚太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意见:(1)开发支出332万元因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划分不清晰,有可能不满足资本化条件;(2)公司监事会主席杨晓青个人对公司进行进行债务豁免,其经济实质无法确认。
爱尚鲜花的持续经营能力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。
在2018年1月29日,爱尚拟更名为上海旺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,欲委身卖壳。但该尝试也随着8月10日《上海爱尚鲜花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取消公司变更经营范围、名称及证券简称以及章程修正案的公告》的发出也正式宣告失败。
未来的路,爱尚究竟何去何从?
总结以下
从整个爱尚鲜花的兴衰,我们不难看出以下几点问题:
1. 战略错误,烧钱效率低
互联网行业流行“唯快不破”的理念,快速获得客户,抢占市场份额,巩固自己的护城河是没有问题,但同样是烧钱,比拼的是烧钱效率。众花700万亏损,订阅鲜花3000万亏损,显然对于毛利偏低、融资不易的爱尚来说,是最致命的。而最容易出现贪腐问题的上游供应链的采购环节,爱尚对于该问题的把控也没有取得特别好的效果。
2. 投资人过于干涉公司经营决策
此前声称3年内不上市的爱尚,在2016年选择新三板挂牌,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步子迈得快了些。除了前期准备支出的高额费用,还有必须定时披露财报也让公司倍感压力。而投资人强势介入公司经营管理决策,让爱尚仓促进入生活鲜花战场,也是爱尚2016年严重亏损的重要原因。
据说:某次在上海公司内部开会时,一个人投资人直接闯入公司高管会,直接点名批评邹小锋“烧钱效率低,经营决策慢”等问题,严重干扰了公司的正常决策流程。
3. 棋走险招,贸然进入种植领域
很多在生鲜行业创业的企业在取得一定成绩后,总是高调宣称要进军供应链。供应链属于“投入快高,周期长,回报低”的重资产领域,岂是习惯了轻资产运作的电商公司能够轻易涉足的?曾经一直把供应链挂在嘴边的花加flowerplus目前也不再过多提起供应链,而是把宣传的重心更多地放在KA客户营销和花艺课中。而花点时间同样也是准备开发线下实体加盟策略。而产业园项目的失败,也给经营困难的爱尚雪上加霜。
相关问答
大连 爱尚 缘 鲜花 告侵权要不要私了?要,依据相关法律的规定,侵权纠纷是属于民事纠纷的一种,所以出现侵权纠纷时,只要双方同意的,是可以私下和解的。损害发生后,当事人可以协要,依据相关法律的规...